文章選讀/TALK
首頁 / 文章選讀 / 空間尋夢的生活設計師 專訪:【禾森設計 杜智孟】

空間尋夢的生活設計師 專訪:【禾森設計 杜智孟】

2020.07.15
  • 加入收藏
  • 分享

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說過,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——The only thing that is constant is change. 而 禾森設計 杜智孟 設計總監 將此信念在成立品牌的二十餘年之間,如履薄冰地為業主打造夢想的場域,細膩完成每件作品!在訪談中,能了解到總監分別於「學理感性」及「專業理性」中轉換自如的特質,同時也能深刻感受他親切、樂於分享的一面,現在就讓我們一同回首他這些年的設計之路!

(圖)禾森設計作品《山瀾暮嶼》

審慎待客之道 感性融合理性

談到客戶的黏著度,杜總監徐徐地說,因為每個案件都是戰戰兢兢地去完成,因此每件作品都是一段心路歷程,設計師這個行業,一開始就是從人開始建立,包括與人的互動,了解服務的是什麼族群、有什麼需求及對方使用程度等,同時我們也與客戶都有著相同的友誼頻率,這也是禾森之所以和創辦以來第一位業主始終保持良好關係的原因。

此外,對於客戶端的溝通,杜總監遊走於「學理感性」與「專業理性」之間,面對客戶不斷修正與調整,並從學理上的「音光熱氣水」,讓業主端了解團隊在空間上,與設計細節各自的關係,包括坐向、開窗、日照及空氣流通,彼此都是相互的存在聯繫,並從中延伸色彩等變化。總監說道,「過程中講述學理上的知識,到設計師的專業層面,時而感性時而理性,總是要從中調整自己的角色,因為這之間很多東西都在變化。」

(圖)禾森設計作品《山瀾暮嶼》

教學相長歷練 造就多變風格

作為一個沒有框架的設計師,杜總監幾年前曾到學校當業師,讓自己接觸到除了業主以外的人事物,同時也見到學生活潑與天馬行空的想法。他說,或許這些理念沒這麼切實,也不符合市場需求,但是可以感受到他們內心的憧憬;現在很多學校已經有整合實務與理論的部分,台灣的設計業指日可待!

杜總監於心態上,更會將案子給予新進、剛踏入設計業的同仁去發揮。他表示,禾森的風格不喜歡侷限在任何框架裡,但在企業經營上這不見得是優勢,因為任何的改變,都是要有實驗精神,且都是新的測試與試煉;而在冒險的同時,還要以安全性及大眾接受範圍為主要考量。

(圖)禾森設計作品《依於司。游於藝。》

琢磨手繪天分 開啟設計人生

其實建築系出身的杜總監,對於設計有著無限的憧憬,在求學路上,他發現自己在手繪上的天份,加上對色彩及空間充滿強烈敏感度,造就了踏上設計這條路,同時也奠定禾森設計在業界二十餘年的專業。總監娓娓說道,在發現自己與設計有著一致的藝術喜好後,便開始堅持至今,而禾森設計品牌的背後意義,就如同總監自身的學習循序漸進堆積,成為業主可靠的依賴根基。

每個一段故事的開端,總會有一些青澀的時期,杜總監表示,大家在剛投入設計業時,都會有一段自我掙扎的時候,但隨著時間與多方面的經驗積累後,「了解到我們不是單純在做商品買賣,空間設計上很多東西都是從零開始,過程中有一定的時間與變數,從業主委託到結束,不只是對方在變,我們也會跟著變,所以作為一個室內設計師的心境,在名言中『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』中便能得到體悟。」

(圖)禾森設計作品《依於司。游於藝。》

傳承品牌衣缽 拓展品牌美學

「藝術家裡10個有9個是瘋子,沒有放掉之前的東西,將無法放鬆。」杜總監笑盈盈地說,「我們從事設計的過程都很精彩及深刻,但等到案子結束後,就會將自己歸零,有調適後的心態,才會有新的激情,以及激盪出不同的火花。」他補充說,生活中所有的事物都含有藝術,而設計是生活化的東西,因而不斷刺激並讓自己成長,最後就會自然地掌握屬於自己的設計,他常會請同仁去分享各大小品牌背後的歷史,這也是汲取美學底蘊的方式之一。

至於品牌的未來規劃,杜總監表示,「我的團隊中沒有任何一個人獨佔所有光環,禾森設計一開始就沒有想要走寬,我們想要走深,被客戶需要的同時,也想將品牌藉由年輕人傳承下去」,希望有志同道合的人可以一起進行,禾森設計只是一個品牌,但裡面卻有著源源不絕的美學深度,希望能給新一代設計師一個發展的舞台!

「案場無大小、金額無多寡,只要是鄭重交予,我們一定如履薄冰、全力以赴。」回首 禾森設計 杜智孟 設計總監 設計路上的20餘年裡,能發現他不管對客戶還是團隊,甚至生活上的美學都有著純熟的內涵。訪談最後,總監話語間的哲理充斥著整個空間,甚而侃侃和他人分享自己的經驗,展露迷人的風采,懷抱如此無私的精神以及團隊默契,相信禾森日後將會繼續完成屬於他們的品牌故事!

本文由OPEN編輯部撰寫

RELATED/相關設計師及廠商
OTHER/其他文章
動能開啟傳媒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OPEN WORLD DESIGN ASSOCIATION RESERVED.
關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