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選讀/TALK
首頁 / 文章選讀 / 【跨界對談】十上建築 X 仝育設計:設計與我——美學火光對照記

【跨界對談】十上建築 X 仝育設計:設計與我——美學火光對照記

2020.01.02
  • 加入收藏
  • 分享

一個人要成長幾回,才能累積足夠的力量回首,面對過去的自己?

今日OPEN團隊非常榮幸,邀請來自北國及南方的三位尋美者,他們分別是——十上建築 CEO 陳暄 老師 與 仝育設計 莊媛婷 設計總監、鄭瑞文 創意總監。暢談同樣在「設計」這條路上,走了好多好多年的他們,如何在專注開拓的道路上成長、成家,也成就各個階段的自己;而今恰好在此相遇,他們亦將滿腔能量化為火炬,對談宛若舉火,為彼此熱情照路!

十上建築 CEO 陳暄 老師

陳暄,擁有中國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博士,2004年創立著名設計事務所「十上建築」,將總部定位於北京,專注美術館、文化機構、精品酒店、餐飲空間、零售辦公、高端私宅,甚或電影場景及藝術家工作室。將對於「社會」、「情感」與「技術」的細膩思維,積極灌注於各種生活場景,以及提攜後進的行動中,使作品及其風采遍佈中國,留名國際。

仝育設計 莊媛婷 設計總監、鄭瑞文 創意總監

「仝育」象徵一群人在同一個空間孕育成長。2006年由莊媛婷、鄭瑞文總監聯手創立,以設計界神雕俠侶之姿,完美詮釋「1+1>2」的分工哲學。今年起,正式由室內拓展至建築規劃設計,將天地大美與宇宙規律,化入融貫身心靈的細膩設計。並以住宅為業,將人心渴望安居的深層需求,擴展至公設、商空等大型生活場景,決心以「立基台南,跨足國際」的精神,帶領團隊持續深化設計與生活的內涵。

(以下對話,陳暄老師簡稱陳,莊媛婷設計總監簡稱莊,鄭瑞文創意總監簡稱鄭。)

(圖)於中國及國際極具聲量的建築師陳暄,近年不僅專注建築及空間設計,持續鑽研家具產品、建材面料等細節,提攜後進的行動亦不遺餘力!

Q:陳暄老師在2015年的專訪中曾說過:「十年回顧是非常好玩的事。」而當時您也以「作」與「不作」來對照描述。如今五年過去,請問今日的性格、狀態上,又有何變化呢?

陳:我認為每五年、十年一個節點,人都一定會有變化。當初在聊「作」與「不作」,像是把生命劃成兩個極端,現在回頭,看起來則是個「波浪型」變化。五年前可能在波底,因為孩子出生,自然抽離許多個人興趣,現在又來到波峰,對於家具、服飾等多領域產生興趣,想從中獲得更多信息和靈感。另外,去年開始也「作」了很多評審、演講,和年輕設計師互動,成為我的「信息來源」之一,因為很怕跟這個時代脫節呀!(笑)也要努力學習新一代的思路,甚至是網路用語,所以更準確來說,「把手臂打得更開」就是我現在的寫照。

(圖)仝育作品始終如一,期望透過安定人心的「形體」、「色彩」及多種引虛入實的手法,傳達本心所需的靜定氛圍。(圖為住宅作品《靜心禪意》之效果圖)

Q:作品所呈現出的韻味,與經歷年歲積累和生命階段的轉變息息相關,在投入美學產業逾30年的莊總監及鄭總監身上,想必更是如此。因此也想請兩位分享,足以表彰各個生命階段的「關鍵字」。

莊:我覺得每位認真的設計者,在不同階段一定會有所改變。從前仝育很看重「身」的體驗,例如「色彩」、「形狀」的嘗試;後來隨著年齡增長,轉而著重「心」的部分,比如「健康」、「舒適」。現在,則更深化到「靈」的方面,也就是心靈感受,將心比心思考我所設計的空間內,能夠帶給對方什麼樣的感受。

鄭:從前做設計,就是想「怎麼表現自己」,可是到了這個年紀,在想的只剩「能為客戶做什麼」。就像太太剛提到的「身心靈」,我們希望像明朝畫家李日華講的:「身之所處,目之所矚,意之所遊。」將內心深層所需,透過設計表達出來。而那個思考路徑,就會從「你要給客戶什麼感受」開端,然後設計者自己先去感受,因為你內在最想要的,就會是客戶需要的。這層領悟,可說是和從前完全相反。

(圖)進入家庭的陳暄,落實對於空間及家人的體貼思考,讓開敞的家既包容所有,又能保留獨立精神。(圖片源自安邸AD家居生活網)

Q:陳老師曾在不少訪談中分享,進入家庭、養育孩子,帶給您顯著的心理變化;那麼孩子以及家庭的出現,是否也實際影響設計上的思維與手法?

陳:回答之前,想先跟兩位總監碰撞一下。兩地的文化差異在這二十年間,體現得滿淋漓盡致的。例如兩位在台南,從一開始很細膩地在做設計,但國內不同,我們像拿兩把劍,十八般武藝都要會,對文化脈絡沒那麼清楚,所以都是符號化。二十年後,因為各種風格都見識過了,國內漸漸可以更安靜地,去尋找自己的理念和歸屬。這樣看來,兩者的設計角度其實很不同的。

回到問題,因為我是個特別自我的人。(笑)學藝術、讀中央美院,就藝術家思考嘛!覺得所有事都繞著我轉。有了小孩後,才驚覺自己原來可以這麼無私地,愛著另一個「生物」,當時把自己嚇壞了,也感動到了。五、六年下來,我覺得生活非常非常地飽滿,那種滿足、安定,很難用其他物質衡量。這個改變,也影響我的「私宅」思維——其實從前不太理解為什麼要做私宅,甚至會想「你的生活跟我的,真的有那麼近嗎?」後來才知道,原來我設計的是一個有愛、有情感的「家」,而不僅僅是個「空間」,這挺打動我的!

(圖)仝育兩位總監,不僅將道家「太極」精神發揮於設計本事及團隊,更實踐於家庭當中,不斷地自我精進陪伴並帶領孩子成長!

Q:仝育設計的兩位總監,同時作為工作夥伴及親密伴侶,在共組家庭並養育孩子後,對於心理狀態及設計思考,有何具體影響呢?

鄭:剛開始合作時,我們其實有很多爭吵,後來更深地接觸道家思想,了解夫妻就像「太極」,是互相包容的;如果兩個人都百分之百堅持自己想法,硬碰硬的結果就是「零」,要互相欣賞對方的優點、互相理解,才能達成和諧,經營團隊也是這個模式。家庭方面,我認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,從前父母是我的偶像,現在我就是孩子的榜樣。必須不斷精進,並保持情緒穩定,穩定方能擁有自信,靜下來思考什麼事該做好,我們也不用再去教導,這就是「無為而治」,而這同樣也是我領導團隊的方針。

莊:我覺得有沒有孩子,那感受是完全截然不同的,因為會有一些突發狀況嘛!另外,也因為客戶大多擁有家庭,我們透過共同的生命經驗,和對方產生共鳴,在分享彼此生活的話語中,更直接地感受對方的心理需求,以及真正擔心、關切的是什麼,進而把它運用到設計裡頭。

(圖)陳暄創作案例非常多樣,舉凡成龍第101部電影《十二生肖》中的場景「盜夢空間」,及當代雕塑家隋建國的複層美術館空間等。(下圖截取自《ELLE家居廊》15週年紀念刊)

陳:我有個問題!兩位都是設計師,如果爭執不下時,誰在退?

鄭:因為我們的共識是「把事情做好。」專心去想怎麼讓事情圓滿,就不會停留在情緒上的對抗。而當第一個人看到這點時,那個人就會先退了(笑)。

陳:這個要靠自覺,真的好難,而且兩人還要同步,這就更難,真的需要極大的默契。不過「解決問題」,聽起來更像是個合作伴喔?

鄭:其實我們既分工又合作,像我太太可能在設計細節、工程、財務管理上較在行,我擅長設計概念、人事管理和未來發展,這時我們是分工的。但當她拿出預算討論時,我們就是合作的,怎麼在大方向分工、細節上合作,像太極「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」,這 就很微妙了。

莊:因為合作過程中,爭執真的很大。

陳:一定的,我經歷過,真是不共戴天哪!(笑)

(圖)合作至今逾十年的莊、鄭總監,一路走來或有爭執,但「把事情做好的」共同信念,使兩人跨越困難,磨合出堅定不摧的心靈默契。

Q:這樣看來,三人在「與伴侶合作」這件事上,其實是有共通經歷的。請問您們是否願意分享記憶中最撕裂關係的爭吵,以及事後是如何轉化的呢?

鄭:我們剛開始合作不到三年時,曾經接到台灣著名企業的大案子,因為非常重視,所以那時壓力大,脾氣也大,過程中不只對同事、太太生氣,到後來甚至還想「乾脆放棄算了!」事後回顧,才知道那種狀態源於缺乏自信,因而產生恐懼;其實靜下心來看,就會發現是有另一條路可以走的——我們應該要去戰勝恐懼,而不是把壓力下放到家人、同事。

陳:聽鄭總監的話其實很有感觸,因為在設計或生活上,不論是表現張揚或強烈情緒,其實都是在偽裝恐懼。每個案子都有一萬個地方要做決定,你怎麼知道哪個是對的呀?(笑)那就做吧!你得承擔後果,那過程真的是和跟自己較量,非常艱辛,也很真實。艱辛過後,你會感覺自己上了個台階,設計狀態會更放鬆,讓設計傳達的是一種「真實」,而不是一種形式。

(圖)陳暄現在將設計分為「社會」、「情感」、「技術」三面向,並與電視節目配合,實現關懷年邁、行動不便等群體的住宅改造計畫。圖為針對兩位長者的舊屋改造成果。

Q:「熱情」與「好奇」是陳暄老師支撐生活的砥柱,年少時表現在玩團、飆車與繪畫上,而今轉化爲種類紛呈的美學案例。想請問,在您能夠更自在掌握設計的這個當下,還想透過設計,告訴人們什麼訊息?

陳:我把做設計當成思考過程,可能結論是這樣,但不代表事物本身就是這樣。每個案子都會有幾個層面——「社會」、「情感」、「技術」,有很多需要關懷的點。而每件作品都有他自己的故事,比如我去年和電視節目合作,要在一個四合院、六平米的空間,用一萬塊預算進行改造。而在國內有個法規,樓與樓之間的間距,是用冬至下午兩點的連續日照衡量,我把那個時刻老房子的窗花投影,定格在空間中,隨著時序變化,你會知道時間又循環到起始點了。這不是什麼宏偉的理念,但會讓這個家變得很有溫度。

(圖)仝育不只希望透過空間設計,表達人與環境的內在關係,更帶領團隊實地參與交流、採訪等活動,將知美而後行美的意念無私傳達。

Q: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安身的所在,而仝育兩位總監以道家精神,在設計領域中立命,不知道在生活上,「道」又如何影響著兩位?而您們想藉此向周遭的人,傳達什麼樣的精神與領悟?

鄭:「道生一、一生二、二生三、三生萬物。」道就在生活之中,我們一直在追尋「道」的精神,而現在我們的作法,則是把設計深化至「身心靈」三個層面。至於對人,我們常講「上善若水」,運用在家人、同事身上就叫「管理」;我們認為其實無所謂「管理」,就如同「天圓地方」,是我們心中有一把尺,外在做人要圓融,而內心則是有規矩的,清楚這件事後,自然就能遵循那條最適合的道路走去。

莊:無論面對同事還是孩子,我都會提醒他們,要思考自己正在做的這件事合不合「道」,而且這個「道」還要是「正道」,合道你就去做,這也是我給自己的座右銘——「認真才有,自然才是」。每件事都認真去做,不要擔心最後會獲得什麼,當你起正心、動善念,做該做的事,上天自然就會給你,不需要刻意去求。

(圖)各個領域的美學根本是相通的,而每個人身上的智慧亦是如此,各種際遇下碰到的人物,都會是陳暄學習的對象。(上圖源自《設計上海》2019年11月刊,下圖源自2019 ICAF義大利.中國頂級設計師論壇。)

Q:設計的底蘊源自於日常的美學觀察與培養,而三位獨特的設計展現,想必也來自平時廣博地閱覽,想請您們談談,是否有深受啟發的設計者或藝術家呢?

陳:每個階段欣賞的藝術家不太相同,第一個當然就是Louis Kahn(路易斯‧康),我是看著他一磚一瓦的圖紙,學建築長大的。其他比如Bach(巴赫)的音樂、畫家M.C.Escher(M.C.埃舍爾)的螺旋空間,還有波蘭詩人辛波絲卡(Szymborska),詩歌裡散發的歇斯底里與任性,都和我非常契合。另外,許多近在身邊的朋友,也很值得我學習,甚至在北京路邊的一個大爺身上,也能學到生活智慧。我想在這個階段,把目標設得這麼遠時,那些年輕時的糾結就會消失,不會太介意現在到哪,反而沒有包袱,走地放鬆自在。

(圖)仝育作品所散發的質樸之氣,將自然景致透過「引景入室」等綜合技法,將天地之美不拘一格地融匯入心。(圖為住宅作品《微光入色》)

鄭:蔣勳老師寫的《美的覺醒》影響我很深,書中提到要「慢下來」。如同仝育的設計主軸——「慢、靜、雅、簡、散」,進而「定、靜、安、慮、得」。用「心」發現莊子所說的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」,慢慢去享受、觀察、體驗潛藏在生活中的美。另一位影響我的,是攝影界有名的柯錫杰老師,他說「用眼睛看是一種『框』,用心看是一種『寬』。」因為現在的社會很急躁,很難慢下來觀賞,像陳老師做到「把細節做到極致」,每個偉大的作品都是用細節累積出來的,我們學設計同樣也是要慢下來,把一件事做好。

莊:我並不限定專注特定藝術者,放平常心去欣賞每個人的優點。不過其中影響我比較深的,是地景建築師Frank Gary(法蘭克·蓋瑞)、Rem Koolhaas(雷姆·庫哈斯),學習如何把自然、在地的元素融合進設計。其他像美學、哲學領域的東西,我們都很喜愛,因為「美」的內涵很廣,作為一位設計者,本該多方涉獵。

Q:陳暄老師曾在訪談中,期許自己能不斷自我突破,進行更多領域的創作;而仝育兩位總監在去年時,也提及品牌將以創新風格作為走向。若現在回首當初的目標,三位有什麼實踐與突破之處呢?

陳:因為現在國內經濟市場很好,作為從業設計師,真的要小心控制自己的節奏,不要跟著大環境走得太快,那是很危險的,這樣設計會走樣。後來我看到安藤忠雄的自傳,他把團隊控制在25人左右,所以8年前,我就很篤定的控制在這個尺度,這是我覺得一個設計公司最有創作力的size。雖然誘惑很多,但如果能做到,這是對自我很大的突破!另外也透過念博士,學習建構理論體系的方法,通過案件實作,慢慢梳理出屬於自己的理論體系。

莊:這麼多年來,我們一直醞釀一個想法想要執行,但還不到時機。不過今年,我們終於開始啟動,成立一間建築開發公司,希望從室內設計到建築,在細節到整個陳設,提供一條龍的設計,這是我們兩個一直想要做的。也因為這十幾年來的合作,養成很好的默契,所以我認為現在就是最好的時間點。

鄭:我們認為好的建築,要由內而外發展。我跟我太太說,為什麼我們不把一件事做好?我們就抱著這樣的使命跟願景去做這件事。在住宅之外,我們也跟上市公司合作規劃廠辦,協助巨石集團、Picasso集團於柬埔寨金邊的大樓,做整體的室內公設及居家空間規劃設計,往「立足台南,跨足國際」的視野開展。人員培養方面,我常跟太太說,將心比心,如果這些同事是我們的小孩,我們希望他的公司給他什麼?我們就用這份同理心,把會的全部教給他們,讓他們在這「安居樂業」,並將這份深層感受,轉化出「療癒人心、創造幸福」的空間。

十上建築 CEO 陳暄 老師 以及 仝育設計 莊媛婷 設計總監、鄭瑞文 創意總監,時間落在三位身上的光芒,讓他們即便初次相遇,亦能感應對照彼此生命;在各年代的「快」中,展現找尋一種靜觀世界的慢工細活,期望用細節堆疊出動人的美。而在圖像發達的時代洪流中,或許不是最鮮豔惹眼的一個,但卻是足以在生命的不同階段,回首顧盼仍能勾起悸動、令人細細回味的那一個!

本文由靖雯撰寫

RELATED/相關設計師及廠商
OTHER/其他文章
動能開啟傳媒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OPEN WORLD DESIGN ASSOCIATION RESERVED.
關閉